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培养方案 >> 正文

0702版物理学博士培养方案(2017版)

发布人:日期:2021-12-03浏览数:

新·葡萄88805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7年版)

学科名称:物理学(学科代码:0702)

一、学科简介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以及它们的各种实际应用的科学。物理学的发展,一方面加深人们对物质、时间和空间本质的认识,揭示微观到宇观尺度内物质运动规律;另一方面孕育新学科,为现代科学技术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新·葡萄88805物理学科2000年获得理论物理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凝聚态物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理论物理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以及湖南省优势特色学科,物理学一级学科是湖南省重点学科,拥有低维量子结构与调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2年进入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行列。学科还拥有量子效应及其应用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大学物理国家级教学团队,“量子效应及其应用”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学科拥有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具有理论物理学科特色、年富力强的创新人才队伍,其中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6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3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导师和获得者3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近五年来,新·葡萄88805物理学科承担“973”课题及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3项、省部级项目41项、其他课题17项,课题总经费4254万元,此外还有各级重点学科经费27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456篇,被SCI收录论文395篇, 其中在Science发表论文1篇,Phys. Rev.系列及影响因子大于4.0的119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项,获得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该学科现已具备了进行高水平物理学研究的科技平台和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条件。

二、培养目标

培养符合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身体素质、具有献身科学教育事业和团结协作精神、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学风严谨、在工作中具有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物理学专门人才。

掌握坚实、宽广的物理学基础和系统、深入的物理学专业知识,全面了解主攻方向及相关领域的前沿发展动向,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三、研究方向及简介

1. 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该方向主要研究光场的统计性质、原子的相干特性、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量子特性、激光场中原子的运动以及激光致冷、冷原子系统、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系统、腔光力学、微纳光子器件、开放量子系统等;以及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纠缠、量子关联、量子熵动力学、量子成像、量子高精密测量、超导量子计算等量子信息领域中的相关问题。该方向现有指导教师1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芙蓉学者”特聘教授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获得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湖南省“青年百人计划”获得者1人,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3人获得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该方向近五年主持“973”计划子项目3个,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2项、面上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多人次参与国家“973”项目和国家重点项目研究。发表SCI论文80余篇,其中包括Phys. Rev. Lett.等国际顶级物理杂志上发表10余篇。获得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奖励。

2. 凝聚态物理. 该方向主要研究凝聚态物质的微观结构、粒子间相互作用、运动规律及其物理性质与应用。该学科方向现有指导教师1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国家科技创新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洪堡学者”1人,“潇湘学者”特聘教授3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入选者2人,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湖湘青年科技创新人才1人。近五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1项、培育项目2项、面上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1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 ,包括Science, Chem. Rev., Appl. Phys. Lett., Adv. Funct. Mater., J. Phys. Chem. C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被引用1000余次。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奖励。

3. 引力与宇宙学.该方向主要研究引力理论、量子理论、热力学和统计物理等诸多学科交叉领域中的一些基本物理问题。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5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作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芙蓉学者”特聘教授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人,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3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多人次参与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研究。发表SCI论文154余篇,其中在影响因子4.0以上杂志上发表90余篇,被30多个国家的百余名同行SCI论文他引千余篇次。先后获得“国际引力研究荣誉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和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励。

4.量子场与粒子物理。该方向研究弯曲时空的场量子化和量子效应,暗能量与宇宙加速膨胀等基本问题;基于量子场论,研究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该方向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0人,正高职称人员4,博士生导师4人 。学术骨干中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1人,湖南省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4项,青年项目3项。在Phys. Rev.系列在内以及影响因子4.0以上杂志上发表80余篇。先后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奖励。

四、学制与学习年限

学制为3年。博士研究生原则上不得申请提前毕业;在学制规定的基本年限内,未能完成全部学业,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6年(不含休学时间)。

五、培养方式

1.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

导师既要发挥对研究生的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学术规范教导作用,也要发挥对研究生思想品德和科学伦理的教育作用。导师应为在学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承担相应责任。与此同时,研究方向相同或相近的多名老师形成导师团,集体指导博士生课题研究,实行协同培养。

2.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博士生参加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注重科研训练。

3. 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毕业总学分

课程学分

学术活动学分

总学分

公共必修课学分

学科必修课学分

任意选修课学分

15

13

5

3

5

2


     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形式

备注

公共

必修课

10001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6

2

1

考试

必修

100010002

博士英语口语

16

1

1

考试

100010003

博士英语阅读

16

1

1

考试

100010004

博士英语写作

16

1

1

考试

学科

必修课

111021001

现代量子理论

54

3

2

考查

必修

任意

选修课

111041001

理论物理专题

54

3

2

考查

至少

选择2门

111041002

凝聚态前沿专题

54

3

2

考查

111041003

量子场论专题

54

3

2

考查

111041004

量子光学专题

54

3

2

考查

111041005

信息光学专题

54

3

2

考查

111041006

量子信息学专题

54

3

1

考查

111041007

量子计算专题

54

3

1

考查

111041008

量子通信专题

54

3

1

考查

111041009

超冷原子物理专题

54

3

1

考查

111041010

原子分子物理专题

54

3

2

考查

111041011

光学前沿

54

3

2

考查

111041012

粒子物理前沿

54

3

1

考查

111041013

量子物理前沿

54

3

1

考查

111041014

开放量子系统

54

3

1

考查

111041015

低能散射理论

54

3

1

考查

111041016

纳米材料与器件物理

54

3

2

考查

111041017

纳米热力学

54

3

1

考查

111041018

暴胀宇宙和量子宇宙学

54

3

2

考查

111041019

黑洞的量子理论

54

3

2

考查

111041020

量子引力

54

3

2

考查

111041021

孤子理论

54

3

2

考查

111041022

物理中的非线性方程

54

3

2

考查

111041023

高等原子分子物理

54

3

2

考查

111041024

现代统计物理

54

3

2

考查

111041025

胶体物理

54

3

2

考查

111041026

生物结构解析与信息处理

54

3

2

考查

111041027

量子混沌

54

3

2

考查

111041028

材料计算方法

54

3

2

考查

111041029

非线性凝聚态问题

54

3

2

考查

111041030

介观量子输运

54

3

2

考查

111041031

医学影像物理学

54

3

3

考查

111041032

超声学及其应用

54

3

3

考查

111041033

高级数值计算方法

54

3

3

考查

必修

环节


学术活动


2



必修

补修课

311021001

高等量子力学




考试

跨学科考生必修

311021002

群论




考试

七、其他培养环节

1.个人培养计划

研究生须根据本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本人实际,在入学后1个月内制订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完成与否,是审定研究生能否毕业和学位授予的基本依据。

2.中期考核

博士生在论文开题前,第三个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听取学术报告少于6场、公开主讲文献阅读少于1场不得参加中期考核。学院将成立中期考核领导小组,对博士生个人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学习与考核、科研进展等方面情况进行考核并评定成绩。中期考核成绩为不及格者,应于6个月后再次进行考核,且毕业时间做相应推迟。再次考核不及格者,重新进入硕士阶段培养。具体要求参照《新·葡萄88805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管理办法》。

3.学术活动

在读期间,博士士生应听取不少于30场由学校、学院、实验室、学位点组织的高水平学术讲座;公开主讲不少于6次有关文献阅读、学术研究等内容的学术报告;应至少参加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1次,并提交自己撰写的学术论文。学术活动占2学分,根据学生参加学术活动的考勤和学生主讲的学术报告质量进行考查。

八、学术论文发表

博士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一般应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在SCI源期刊发表或接受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本专业学术论文不少于2篇,或在SCI源二区以上刊物发表1篇及以上。

九、学位论文

1.论文开题报告

博士研究生第三学期末前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时间与论文答辩的时间间隔原则上不少于16个月。具体要求参见《新·葡萄88805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实施管理办法》。

2.预答辩

研究生在第五个学期末或第六个学期初进行预答辩,预答辩组织和程序参照学位论文正式答辩进行。具体要求参照《新·葡萄88805研究生学位论文预审管理办法》

3.论文送审

研究生在通过预答辩后进行论文送审,采取盲审形式进行,具体送审条件和送审要求按照《新·葡萄88805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实施办法》文件执行。

4.论文答辩

研究生符合学位申请资格后,按要求提交学位申请材料,经校学位办审查同意后,由学院组织学位论文答辩。答辩组织和程序严格参照《新·葡萄88805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执行。

十、经典文献书目和文献目录

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主要期刊目录

序号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作者或出版单位

1

cn.arXiv.org物理学每日论文数据库

http://xxx.itp.ac.cn/

2

APS, AIP物理期刊系列

美国物理学会

3

Nature系列期刊

自然出版集团

4

Science系列期刊

AAAS

5

Elsevier物理期刊系列

Elsevier

6

IOP物理期刊系列

英国物理学会

7

ACS物理相关系列期刊

美国化学学会

8

John-Wiley物理相关系列期刊

John-Wiley

9

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系列期刊

科学出版社

10

CPS系列期刊

中国物理学会

11

IEEE系列期刊

IEEE学会

12

IEE系列期刊

IEEE学会

13

Progress In Electromagnetic Research

MIT Press, USA,

14

Taylor & Francis物理相关系列期刊

Taylor & Francis Group

15

中国电子学会系列期刊

中国电子学会

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主要书目

序号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作者或出版单位

1

高等量子力学(第三版上、下册)

张永德,科学出版社

2

Lectures on Quantum Mechanics

Steven Weinberg

3

Group theory and Physics

S. Sternberg

4

Angular Momentum in Quantum Physics

L. C. Biedenharn, James D. Louck

5

The Quantum Theory of Fields

(Volume 1 &2)

Steven Weinberg

6

10000个科学难题(物理学)

科学出版社

7

Basic Notions Of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P. W. Anderson

8

凝聚态物理学

冯端,金国钧

9

量子多体理论

文小刚

10

计算物理学

马文淦

11

量子信息物理原理

张永德

12

Theory of Open Quantum Systems

H. P. Breuer

13

Quantum Noise

C. W. Gardiner and P. Zoller

14

Principles of Optics (第七版)

Max Born and Emil Wolf

15

Quantum Optics

M. O. Scully and M. S. Zubairy

16

Quantum Optics in Phase space

W. P. Schleich

17

Optical coherence and quantum optics

L. Mandel and E. Wolf

18

Atom-Photon Interactions

Claude Cohen-Tannoudji, Jacques Dupont-Roc and Gilbert Grynberg

19

近代量子光学导论

彭金生、李高翔

20

Atom Optics

Pierre Meystre

21

Rydberg Atoms

Thomas F. Gallagher

22

高等原子分子物理学

徐克尊

23

Theoretical Atomic Physics

Springer-Verlag(1998)

24

Physics of Atoms and Molecules

Longman Scientific & Technical

25

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 in Dilute Gases

C. J. Pethick and H. Smith

26

分子振动光谱学原理与研究

吴国祯

27

量子混沌运动

徐躬耦

28

Cavity Quantum Electrodynamics

P.R. Berman

29

Quantum Computation and Quantum Information

Michael A. Nielsen and Isaac L. Chuang

30

A Practical Guide to Splines

de Boor C,Springer, 2001

31

引力论和宇宙论—广义相对论的原理和应用

S·温伯格著 邹振隆 等译

32

经典黑洞和量子黑洞

王永久

33

An Introduction to Black Holes, Information, and the String Theory Revolvtion

L. Susskind and J. Lindesay

34

经典宇宙和量子宇宙

王永久

35

粒子物理导论

杜东生, 杨茂志

36

粒子物理和场论

李政道

37

量子色动力学引论

黄涛

38

原子核物理基础

宁平治

39

Quantum field theory

C. Itzykson andJ.B.Zuber

40

An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Field Theory

Michael E. Peskin and Daniel V. Schroeder

41

生物物理

赵南明,周海梦

42

微波与光电子学中的电磁理论

张克潜,李德杰

43

Electromagnetic Wave Theory(1, 2,3)

V.Kong

44

Metamaterials

Cui Tie Jun, Smith, David R., Liu, Ruopeng

45

Antennas: For All Applications

J. D. Kraus, R. J. Marhefka.

46

Progress In Electromagnetic Research

MIT Press,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