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88805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8年版)
学科名称: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代码:0809)
一、学科简介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重点研究电子运动规律、电磁场与波、电磁材料与器件、光电材料与器件、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电路与电子线路及其系统的科学与技术。新·葡萄88805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建设可追溯到1953年设立的无线电教研室,2000年获电路与系统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物理电子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学科依托的低维量子结构与调控实验室获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立项,2010年获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经过“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建设,本学科已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术带头人,承担了一批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形成了一个具有稳定研究方向的创新研究群体。现有教授7人(博导1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位29人。近年来,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共承担科研项目5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34项,横向课题10项,总经费940余万元。近5年来在国际重要期刊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Ultrasonics、Optics Express等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SCI/EI收录50余篇,获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40余项。自主研发的JS Com精密数字式全自动钴磁测量仪,测量精度和范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硬质合金生产。在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过程中,先后获批湖南省电子信息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物理与信息技术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省级特色专业、湖南省高校“太阳能LED显示器及照明技术开发”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光电能源技术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基地、信息科学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物理与电子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9项省部级平台以及电子技术及信息处理校级重点实验室等15项校级平台。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电子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理论基础与专门知识,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国语,了解国内外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并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部门及企事业单位有关方面的教学、研究、工程、开发和管理工作,或在相关专业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三、研究方向及简介
1.生物医学电子与图像处理
本方向研究生物医学信号和图像检测及处理方法、生物医学仪器、肿瘤诊断和治疗新技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①超声生物物理效应及应用,物理治疗效果的评价;②医学成像技术与新方法、三维图像重建及多功能成像应用;③数字信号和图像处理方法及应用;④电子显微技术和无机纳米探针的构建等。本方向的主要特色是注重学科交叉,既重视理论研究,又重视实际应用。本方向目前有教授3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老师8人。
2.低维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本方向主要研究低维半导体材料的可控制备、物理特性及其在纳米电子器件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①研究掺杂、超晶格、混合体系以及电缆结构在内的一维复合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方法;②探寻低维半导体材料中新奇的物理现象;③构筑基于纳米电子器件模型,从理论与实验上探寻电子在纳米尺度内的基本性质;④研制基于低维半导体材料且具有新功能和新原理的光电子学器件。本方向目前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老师10人。
3.信号处理与智能系统
本方向研究信息获取、传输、处理的理论、方法及其在智能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内容主要包括:①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主要研究智能传感技术、软测量技术以及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及应用等;②语音与视频图像处理技术,主要研究语音和视频图像识别方法和技术、语音和图像的情绪识别理论、方法和技术、视频图像检测和监控方法和技术等;③现代电子系统,主要研究FPGA数字系统、DSP系统等设计与应用;④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控制,主要研究嵌入式系统设计及应用、物联网智能系统设计及应用、智能控制方法及应用等;⑤智能信息处理,主要研究现代信息处理理论、算法及实现等。本方向目前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老师11人。
四、学制与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为2-4年(不含休学时间)。硕士研究生提前毕业要求参见《新·葡萄88805关于研究生提前毕业及延长学习年限的有关规定》。休学创业的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可适当延长。
五、培养方式
1.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
导师既要发挥对研究生的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学术规范教导作用,也要发挥对研究生思想品德和科学伦理的教育作用。导师应为在学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承担相应责任。与此同时,利用课题组集体指导的学术环境进行协同培养。
2.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硕士生参加教师的研究项目,注重科研训练。
3.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研究生参与导师教学活动与社会实践。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毕业 总学分 |
课程学分 |
学术 活动 学分 |
实践 环节 学分 |
||||
总学分 |
公共必修课学分 |
学科必修课学分 |
方向限选课学分 |
任意选修课学分 |
|||
26 |
22 |
6 |
6 |
6 |
4 |
2 |
2 |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考核形式 |
备注 |
公共 必修课 |
000010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1 |
考试 |
必修 |
000010003 |
自然辨证法概论 |
18 |
1 |
1 |
考试 |
||
300010001 |
硕士学位英语课程 |
48 |
3 |
1 |
考试 |
||
学科 必修课 |
311023001 |
数值分析 |
54 |
3 |
1 |
考试 |
必修 研究方向1、2、3 |
311023002 |
现代电路理论与技术 |
54 |
3 |
3 |
考试 |
||
方向 限选课 |
311033001 |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
54 |
3 |
2 |
考试 |
必选6学分及以上,研究方向1 |
311033002 |
数字图像处理 |
54 |
3 |
3 |
考试 |
||
311033003 |
生物医学电子学 |
54 |
3 |
2 |
考试 |
||
311033004 |
生物传感与检测技术 |
54 |
3 |
3 |
考试 |
||
311033005 |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
54 |
3 |
2 |
考试 |
必选6学分及以上,研究方向2 |
|
311033006 |
低维半导体物理 |
54 |
3 |
2 |
考试 |
||
311033007 |
光电子技术及应用 |
54 |
3 |
2 |
考试 |
||
311033008 |
微纳米加工技术及其应用 |
54 |
3 |
2 |
考试 |
||
311033009 |
材料热力学 |
54 |
3 |
2 |
考试 |
||
318033014 |
矩阵论 |
54 |
3 |
1 |
考试 |
必选6学分及以上,研究方向3 |
|
318033011 |
程序设计语言 |
54 |
3 |
2 |
考查 |
||
318033012 |
随机信号处理 |
54 |
3 |
2 |
考查 |
||
318033013 |
现代通信技术 |
54 |
3 |
2 |
考查 |
||
任意 选修课 |
311043001 |
超声电子学 |
54 |
3 |
3 |
考查 |
必选4学分及以上 |
311043002 |
神经网络导论 |
54 |
3 |
3 |
考查 |
||
311043003 |
纳米电子学 |
54 |
3 |
3 |
考查 |
||
311043004 |
低电平测试技术与应用 |
36 |
2 |
4 |
考查 |
||
311043005 |
光电转换材料实验技术 |
54 |
3 |
4 |
考查 |
||
311043006 |
薄膜生长 |
54 |
3 |
3 |
考查 |
||
311043007 |
光电器件基础及其应用 |
54 |
3 |
4 |
考查 |
||
311043008 |
非线性电路 |
54 |
3 |
3 |
考查 |
||
311043009 |
盲信号处理及应用 |
54 |
3 |
3 |
考查 |
||
311043010 |
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 |
36 |
2 |
2 |
考查 |
||
311043011 |
高等电路理论与设计 |
36 |
2 |
4 |
考查 |
||
311043012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方法 |
36 |
2 |
4 |
考查 |
||
311043013 |
现代滤波理论与设计 |
36 |
2 |
4 |
考查 |
||
311043014 |
现代控制理论 |
36 |
2 |
4 |
考查 |
||
311043015 |
小波分析与应用 |
36 |
2 |
4 |
考查 |
||
311043016 |
光电子技术 |
36 |
2 |
4 |
考查 |
||
311043017 |
DSP技术与应用实验 |
36 |
2 |
4 |
考查 |
||
311043018 |
接口技术实验 |
36 |
2 |
4 |
考查 |
||
311043019 |
集成电路测试技术 |
36 |
2 |
4 |
考查 |
||
311043020 |
高等量子力学 |
36 |
2 |
3 |
考查 |
||
311043021 |
计算物理 |
36 |
2 |
4 |
考查 |
||
311043022 |
微波技术 |
36 |
2 |
4 |
考查 |
||
311043023 |
语音信号处理 |
36 |
2 |
4 |
考查 |
||
311043024 |
超声技术 |
36 |
2 |
4 |
考查 |
||
311043025 |
现代网络系统 |
36 |
2 |
4 |
考查 |
||
311043026 |
智能控制理论 |
36 |
2 |
4 |
考查 |
||
311043027 |
无线传感网络 |
36 |
2 |
4 |
考查 |
||
311043028 |
现代通信系统仿真 |
36 |
2 |
4 |
考查 |
||
311043029 |
计算机视觉 |
36 |
2 |
4 |
考查 |
||
311043030 |
信息安全技术 |
36 |
2 |
4 |
考查 |
||
311043031 |
半导体材料与化学 |
36 |
2 |
4 |
考查 |
||
311043032 |
光电子器件与工艺 |
36 |
2 |
4 |
考查 |
||
311043033 |
凝聚态物理中的实验方法 |
36 |
2 |
秋 |
考查 |
||
311043034 |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
36 |
2 |
春 |
考查 |
||
311043035 |
薄膜物理与技术 |
36 |
2 |
春 |
考查 |
||
311043036 |
数据挖掘 |
36 |
2 |
春 |
考查 |
||
311043037 |
纳米光子学 |
36 |
2 |
4 |
考查 |
||
318043037 |
现代传感器及测量技术 |
36 |
2 |
2 |
考试 |
||
318043038 |
DSP技术及其应用 |
36 |
2 |
2 |
考查 |
||
318043039 |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
36 |
2 |
2 |
考查 |
||
318043040 |
智能控制技术 |
36 |
2 |
2 |
考试 |
||
311043041 |
学科前沿与进展 |
36 |
2 |
3 |
考查 |
||
必修 环节 |
实践环节 |
2 |
必修 |
||||
学术活动 |
2 |
||||||
补修课 |
310040096 |
数字信号处理 |
36 |
1 |
考试 |
跨学科及同等学力考生必修 |
|
318070002 |
信号与系统 |
36 |
1 |
考试 |
外国留学硕士研究生:公共必修课为汉语(3学分)和中国概况(3学分);政治理论作为学习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类专业的外国留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其他专业的外国留学生可以申请免修;对于在本科阶段已修过中国概况的研究生,可申请免修,但不免考,通过考试后获得学分。外国留学硕士研究生其他学分及总学分要求与普通硕士研究生相同。
港澳台硕士研究生:学分要求与普通硕士研究生相同。外国留学硕士研究生及港澳台地区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其他要求参见《新·葡萄88805关于外国留学研究生及港澳台地区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
七、其他培养环节
1. 个人培养计划
硕士研究生应在入学1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应包括课程学习、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等计划。个人培养计划由导师组审查通过后报学院及研究生院备案。
2. 学术活动
在读期间,硕士生应听取不少于10场由学校、学院、实验室、学位点组织的高水平学术讲座;应公开主讲不少于1次有关文献阅读、学术研究等内容的学术报告。学术活动占2学分,根据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考勤和主讲的学术报告质量进行考核。
3. 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科研实践、教学实践与社会实践等类别。实践环节占2学分,其中科研实践占1学分,教学实践或者社会实践占1学分。
4. 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前(第四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具体要求参见《新·葡萄88805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管理办法》。同时,为了加强研究生中期考核,引入竞争淘汰机制,对未通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生列为重点关注和跟踪对象,未达到要求不能进入论文阶段。硕士研究生学习不超过四年,达不到学位标准者不授予学位。
八、学术论文发表
硕士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原则上应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在核心及以上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含接受)学术论文或已授权专利1项或取得软件著作权1项。
九、学位论文
1.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一般应于第四学期初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时间与论文答辩的时间间隔原则上不少于10个月。开题报告具体要求参见《新·葡萄88805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实施管理办法》。
2.论文预审
论文预审是指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初稿进行的预评审,具体要求参见《新·葡萄88805研究生学位论文预审管理办法(试行)》。
3.论文评阅与答辩
研究生符合学位申请资格后,按要求提交学位申请材料,经校学位办审查同意后,由学院组织学位论文答辩。答辩组织和程序严格参照《新·葡萄88805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执行。
十、经典文献书目
1、陈兰平,王风.数值分析[M].科学出版社.
2、章潜伍.随机信号分析[M].西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3、梁泰基.随机过程[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4、董在望.现代电路理论与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
5、邱光源.现代电路理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6、胡广书.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算法和实现[M].清华大学出版社.
7、Oppenheim A V, Schafer.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M]. Engel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8、克里斯蒂[美].现代数字信号处理(英文)[M].机械工业出版社
9、Vinay K. Ingle等.数字信号处理--应用Matlab(英文)[M].科学出版社.
10、葛真,徐云,段渝龙.非线性电路及混沌[M].重庆大学出版社.
11、蔡少棠[美].非线性电路理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12、应崇福.超声学[M].科学出版社.
13、程存弟.功率超声及其应用[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4、李德胜等.微纳米技术及其应用[M].科学出版社.
15、杜磊,庄奕琪.纳米电子学[M].电子工业出版社.
16、朱静等.纳米材料和器件[M].清华大学出版社.
17、夏建白.现代半导体物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
18、Rafael C. Gonzalez,Richard E. Woods,Steven L. Eddins.数字图像处理[M].
电子工业出版社.
19、汪蕙,王志华.电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邱关源.网络理论分析[M].科学出版社.
21、陈惠开.有源网络与反馈放大器理论[M].科学出版社.
22、加博 C.特默思[美].现代滤波器理论与设计[M].人民邮电出版社.
23、庄镇泉等.神经网络与神经计算机[M].科学出版社.
24、崔锦泰[美].小波分析导论[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5、滨川圭弘,西野种夫.光电子学[M].科学出版社.
26、安毓英,刘继芳,李庆辉.光电子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
27、李庆扬,吴治,白峰杉.数值计算原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
28、张贤达,保铮.通信信号分析[M].国防工业出版社.
29、杜普选,高岩,闻跃.现代电路分析[M].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30、林争辉.电路理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31、胡广书.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算法和实现[M].清华大学出版社.
32、张贤达.现代信号处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
33、Karl J.Astrom. Bjorn Wittenmark. Computer-controlled SystemsTheory and
Design[M].清华大学出版社
34、陈福祥.预测控制及应用[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35、王鸿樟.换能器和聚焦系统[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36、万明习.医学超声学[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37、郑光钦.全能混合电路仿真Orcad Pspice A/D V9[M].中国铁道出版社.
38、纪越峰.现代通信技术[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39、赵宏波.现代通信技术概论[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40、达新宇.现代通信新技术[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41、陈惠开.有源网络与反馈放大器理论[M].科学出版社.
42、M . S高西, K. R莱克[美].现代滤波器设计—有源RC和开关电容[M].
43、加博 C.特默思[美].现代滤波器理论与设计[M].人民邮电出版社.
44、施鸿宝.神经网络及其应用[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45、王显正,陈正航,王旭永.控制理论基础[M].科学出版社.
46、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M].科学出版社.
47、崔锦泰[美].小波分析导论[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48、秦前清,杨宗凯.实用小波分析[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49、滨川圭弘,西野种夫.光电子学[M].科学出版社.
50、安毓英,刘继芳,李庆辉.光电子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
51、Andrew S.Tanenbaum.计算机网络[M].清华大学出版社.
52、刘恩科,朱秉升等编著,半导体物理学[M],国防工业出版社.
53、薛增泉等编著,薄膜物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
54、杜经宁 J.W.迈耶 L.C.费尔德曼 黄信凡 杜家方 陈坤基 译,电子薄膜科
学[M],科学出版社,北京.
55、杨树人等编著,半导体材料[M],吉林大学出版社.
56、伊贺健一(日)主编,先进光电子技术丛书[M],科学出版社.